【WHO会议】王军志院士、王佑春研究员参加WHO传染病预防性mRNA疫苗质量、安全及有效性评价法规考虑要点网络咨询会

发布时间:2021-05-11

WHO生物制品标准化处于2021年4月20-22日组织召开了传染病预防性mRNA疫苗质量、安全及有效性评价法规考虑要点网络咨询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起草小组成员、各国疫苗监管和评价的代表、国际组织代表、疫苗研发和生产企业代表、WHO生物制品标准化处及其他部门代表等,共计70余人参会。我院王军志院士、王佑春研究员应邀参加会议,国家局药品审评中心多位专家也应邀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由WHO助理总干事Ondari致欢迎词,简单回顾了WHO生物制品标准化处为应对疫情所开展的工作,并对他们的努力和付出表示感谢,同时也感谢各位参会代表。项目负责人Zhou 博士介绍了这次会议的背景、目的以及预期效果。鉴于利用mRNA技术制备的狂犬、寨卡、人巨细胞病毒等疫苗已经开展临床试验,有一定的mRNA疫苗的基础,而且在这次新冠疫情期间新冠mRNA研发速度很快。该类疫苗属于完全新的技术线路,其他WHO疫苗技术指南对该类疫苗的帮助有限。因此,在2020年10月份的WHO生物制品标准化委员会上,专家一致同意尽快制定用于预防传染病mRNA疫苗评价的法规考虑要点,指导该疫苗的研发和评价。Zhou博士已组织成立了起草小组,完成了起草工作,并已于2020年底公开征求意见,现修改完成后提交这次会议讨论。Zhou博士尤其强调,这次会议邀请了各方代表,通过报告的形式了解mRNA疫苗的理论和基础知识、研发过程、生产工艺、质量控制以及相关国家的审评要点等,通过沟通交流丰富mRNA疫苗的知识,然后再审议该法规考虑要点草案的相关内容,并进行完善。

WHO生物制品标准化处负责人Ivana博士报告了WHO生物制品标准化研究的最新动态,介绍了WHO指南的概念以及制定指南和标准的科学依据。近年来,WHO生物制品处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指南和标准物质,对制品的研发和评价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及时建立了新冠病毒核酸、抗体标准物质以及抗体盘(panel),自3月1日发放以来已有29个国家的179个机构使用,并号召在中和抗体检测中应以国际标准品作为对照,检测的中和抗体应以国际单位(IU)表示,以便于各实验室之间的比较;还介绍了将要制定的基因治疗产品、疫苗、以及生物治疗产品的技术指南等。

起草小组的Liu博士报告了全球预防性mRNA疫苗的研发情况,回顾了mRNA技术的发展历史,介绍了mRNA疫苗的技术特点,以及目前正在开展的mRNA预防性疫苗的临床试验情况。目前mRNA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不稳定性、递送到细胞的能力、保持适当的免疫刺激等;改进该项技术的目标包括增强抗原的表达、优化免疫反应、完善剂型和递送系统等。

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的Jackson博士报告了针对新冠疫情快速研发的新冠疫苗,介绍了mRNA疫苗的研发情况,面临的挑战以及今后的发展。CEPI已资助了多项mRNA疫苗,其中38项是针对新冠病毒的。随后有四家mRNA疫苗企业分别介绍了他们各自的mRNA技术,疫苗研发和生产情况、质量控制、临床前评价以及临床试验等,这四家企业分别为BioNTech、CureVac、Moderna和我国的艾博公司。最后,邀请了美国FDA CEBER、我国药品审评中心和英国MHRA的代表介绍了对mRNA疫苗的技术要求以及审评情况等。

Sheets博士作为起草小组代表做了起草过程和征求意见处理的报告。受第73届WHO生物制品标准化委员会委托,起草小组起草了传染病预防性mRNA疫苗质量、安全及有效性评价的法规考虑要点或者临时指导原则。之所以将名称称为“……法规考虑要点或者临时指导原则”而不同于以往的名称,是因为各企业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甚至检测方法等还没有完全公开,临床前和临床试验数据还有限,而且该项技术发展和更新也非常迅速。该临时指导原则的框架和其他疫苗的技术指导原则类似,包括前言、背景、适用范围、术语、总体考虑、生产和质量控制、临床前评价和临床评价等几部分。从2020年12月22日到2021年1月31日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425条意见,大部分意见被采纳,有些意见在这次会议上专门讨论。随后,Sheets博士引领大家对征求意见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这些主要问题包括:1)在生产以及质量控制部分中是否可以写出具体的方法和标准?2)自身复制性mRNA构建有两种形式。一种其复制子与抗原基因在一个读码框中,一种是单独的读码框。如何保障其各自的安全性应该在背景中有所介绍。3)应解释清楚哪些是核苷自然发生的修饰,哪些是化学修饰?有些mRNA疫苗在PolyA后面可能还加上其他元件,是否也需要在术语中进行描述?4)是否在mRNA疫苗中增加单独的佐剂成分?5)有无对新脂质体合成的要求以及方法学验证的要求?6)如何对mRNA的完整性、纯度、加帽等进行质控?有无可能提供建议方法和检测限度要求?7)是否应该强调LNP生产、纯度以及纯化的要求?8)在临床前研究中是否应该对非特异性抗原抗体进行检测?9)是否需要增加药物警戒部分?除以上问题以外,关于疫苗效价测定方法引起比较热烈的讨论。目前,以欧洲为代表的专家考虑到动物体内效价测定方法的不稳定性以及推广试验动物的3R原则,建议避免使用动物体内效价测定方法。但是,中方专家认为对于mRNA创新疫苗,理化质量控制指标还不完善,还缺乏系统的质量研究经验,在效价方面只采用体外方法还不能完全反映该类疫苗的有效性,应结合动物体内方法对疫苗有效性进行综合判断,而且在众多疫苗的质量控制中动物体内方法也都在应用,所以建议不能完全取消体内方法。只有将两种方法的比较关系研究清楚,并且有一定批次的产品符合标准的条件下可以考虑取消体内方法。经过讨论,同意在体外方法的基础上,保留动物体内方法的选项。最后,Sheets博士报告了今后的计划。起草小组将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情况于5月份完成修改形成第三版本,在今年7月到9月份再次征求公共意见,并于10月份提交WHO生物制品标准化委员会讨论。

 国际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