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马双成,男,汉族,河北省深州市人,1966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员(二级岗位),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200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员名单,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16年入选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选名单。2020年获得中国药学会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2002年3月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CUHK)生物学专业毕业,获得哲学博士(Ph.D)学位;1992年7月至今在中药民族药检定所工作,获得研究员任职资格、所长。现为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药质量与安全标准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世界卫生组织(WHO)传统医药合作中心(CC)主任,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首席专家,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质量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药典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风险评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中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美国药典委员会东亚专家组委员,欧洲药典委员,新药审评专家等;兼任《药物分析杂志》执行主编。
曾主要从事中药化学成分分离、结构鉴定、中药新药的研发,以及中药质量控制。现主要从事中药检定,中药质量与安全评价,中药风险评估以及药品标准物质的研究。建立多项中药打假方法,作为负责人主持完成了中药内源性和外源性有害物质的检测、限量标准及风险评估研究,中药真伪鉴定检测,全面的中药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民族药检测、中药数字化研究等工作。先后主持国际课题3项,国家级课题35项,参与省部级课题7项。
《丹酚酸B、刺芒柄花素等8种中药化学对照品的大规模制备技术研究》,获2005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动物药真伪鉴定关键技术突破和中药掺杂使假检测技术平台的建立及其应用》,获2019年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裸花紫珠胶囊、颗粒创制及质量创新关键技术与应用》,获2019年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保健食品功效成分及安全性检测技术和方法研究》,获2011年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
主编《实用中药材传统鉴别手册》等专著17部,参与编写专著16部。发表论文460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380篇,国际SCI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20篇。已获授权的专利10项。
获2009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优秀共产党员,获2011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优秀党务工作者。